SMT 生產中質量檢驗的認知
2020-05-19 12:01:49
734
① SMT 生產中質量檢驗目的的認知。
在SMT 裝配工藝的過程中查找和消除錯誤,以實現良好的過程控制,提高產品的良好率。
② SMT 生產中質量檢驗作用的認知。
及早發(fā)現缺陷,避免不良品流到下一工序,減少修理成本;及時發(fā)現缺陷,及時處理,避免報廢品的產生,降低生產成本。
③ SMT 生產中質量檢測手段的認知。
目檢:即用人眼直接觀察檢查SMT 產品的品質。在SMT 實際的生產流程中,印膏印刷、貼片、回流焊接、波峰焊接及在線檢測之后都有目檢工序,分別為印刷目檢、爐后對比目檢、裝配目檢、品檢。
其特點是:成本較低,檢查效果與PCB 貼裝密度有關。在低密度貼裝情況下,檢查的可靠性、準確性、持續(xù)性都因人而異,在高密度貼裝情況下,檢查的可靠性、準確性、持續(xù)性一般都降低,檢查時間相應較長。
AOI 檢測:自動光學檢測(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,AOI),即用自動光學設備進行檢測,是目檢的替代手段。通常在印膏印刷、回流焊接之后設有AOI 檢測工序。
其特點是:檢測系統(tǒng)與PCB 貼裝密度無關,檢測速度快、精度高、重現度高,檢測的不良結果通過墨水直接標記于PCB 上或在操作顯示器上用圖形錯誤標示。
ICT 檢測:線路測試(In-circuit Tester,ICT),即用線路測試機進行線路故障診斷。通常在PCB 組裝完之后設有ICT 檢測工序。
其特點是:故障的診斷能力極強。對焊接缺陷如橋接、空焊、虛焊、導線斷線都可直接顯示出焊點位置;對由于元器件缺陷引起的焊接缺陷也可檢出,如表1-2-23 所示。
表1-2-23 ICT檢測項目表